首页

女王s视频吧

时间:2024-04-30 13:51:03 作者:中方:敦促美方停止危害网络空间的和平、稳定与安全 浏览量:18464

  中新社北京3月7日电 题:冯远征:老剧目吸引“年轻粉” 愿再赴台演出

  作者 张杨彬

  “现在,越来越多年轻人走进剧院看话剧,《日出》《茶馆》等经典剧目很受喜欢。”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简称北京人艺)院长冯远征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揭示老剧目吸引“年轻粉”的原因。

  冯远征表示,2023年是北京人艺“满舵演出”的一年,排演36部戏,演出500余场,不少经典剧目一票难求。“可以说,北京人艺现在的主流观众是‘90后’和‘00后’”。

  他说,几十年甚至百年前的剧目“年轻粉”越来越多,一方面是剧目的经典性和哲学性让观众产生“回馈于生活的感悟”;另一方面,当下中国传统文化的回归趋势下,年轻人更多地找寻、发现属于中国的审美与气质。

  会议期间,冯远征还对台湾媒体记者提起曾在台湾演出话剧《茶馆》《天下第一楼》的场景,表示愿意再赴台演出,希望年轻人通过话剧了解“我们的根”。

2024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北京人民艺术剧院院长冯远征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中新社记者 李硕行 摄

  “今年春节前后,我看到很多年轻人穿‘新中式’服装,甚至在欧洲的街道上也有不少穿着马面裙的年轻身影。”冯远征说,文化回归、审美回归,更多年轻人认识和理解到中国文化的血脉根源、赓续传承。

  面对演出市场的火热,冯远征保持理性。“今年市场回暖,但无论是北京人艺,还是其他相关艺术团体,在剧目的选择上都更慎重,更希望能符合观众需求。”

  他说,正如曹禺先生给北京人艺的题词——龙马风神,骆驼坦步。“我们在剧目的探索和创新上大刀阔斧,但在日常工作中还是踏实稳健地前进。”

  舞台下有年轻人,舞台上有新面孔。

  “作为北京人艺院长,我要承担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让年轻人顺利接班,让观众除了喜欢老演员外,也喜欢我们的年轻一代。”冯远征说,要让更多年轻人站在舞台上,让北京人艺,让话剧继续走下去。

  从1985年来到北京人艺,冯远征已经陪这座剧院走过近40个年头。年轻,是他此次受访时的高频词。他说,培养年轻话剧演员,要跟他们成为好朋友。“我愿意跟年轻人对话,平视才能交流,还要跟他们虚心请教。”

2022年9月14日,冯远征以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新任院长和话剧《杜甫》导演及主演的身份出现在媒体面前。  史春阳 摄

  冯远征一向主张,德艺双馨,德在艺前,做戏先做人。他说,做演员,要怀着一颗敬畏心。作为北京人艺院长,冯远征依然活跃在一线舞台,也会亲自给年轻演员上课,“在剧院,每个人都是平等的”。他说,相比于“冯院”,他更喜欢别人称呼他“远征老师”。

  今年,冯远征带来的提案是关于建议设立独立的国家级话剧专业奖。“无论是对为舞台奉献一生的老艺术家,还是对刚刚上台的年轻文艺工作者而言,这都将是一个巨大的肯定和荣誉。”冯远征说,要鼓励有优秀作品的文艺工作者,让更多年轻人创作出有特色的、接地气的文艺作品。(完)

【编辑:田博群】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中国旅游协会副会长:旅游与生活、文化融合 “诗和远方”更贴近民众生活

关于中美关系,古铁雷斯表示,美中有不同的历史,不同的文化,不同的原则,我们需要尊重这一点。我们必须意识到美中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两个国家,我们必须和睦相处。

周铁农同志逝世

中铁隧道局组成了10人的科技攻关小组,平均年龄30岁。在TBM组装过程中,科技攻关小组多次排除各种复杂电气故障,修复各类电气元部件。在掘进过程中,科技攻关小组针对厂家设计上的不合理问题,多次向德国专家提出修正意见,并被采纳。

证监会:防范绕道减持,维护市场信心

黄乾文透露,接下来,将继续吸引乡亲返乡创业及各地客商来中房镇投资兴业,发展种植、加工、销售全产业链,展销农特产品,带动群众增收致富,贯通产、加、销,融合农、文、旅,激发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完)

涨幅超过黄金 白银能否成为下一匹“黑马”?

“例如,2019年在上海复旦大学成立的澜沧江-湄公河青年交流合作中心,其中许多社会实践、高校智库项目都非常有意思、有帮助。”来自缅甸的艾可安补充到。

两连胜用时两小时,中国女排晋级亚运会八强

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维护服务指南》共五章22条。第一章“总则”明确了指南的出台目的和适用范围。第二章“企业内部劳动纠纷化解机制”引导企业建立健全与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常态化的沟通机制和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申诉机制,鼓励成立企业劳动纠纷调解委员会,明确了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可在企业内部解决矛盾纠纷的渠道。第三章“工会权益维护服务”强调工会积极吸收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入会,对企业履行用工责任情况进行监督、推动平台企业建立常态化的沟通协商机制、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提供法律援助等服务。第四章“相关部门机构权益维护服务”指导新就业形态劳动者通过劳动争议调解仲裁、劳动保障监察、司法诉讼、法律援助等法定维权服务渠道维护自身权益,并鼓励地方探索创新新就业形态劳动纠纷调处机制,建立“一站式”的新就业形态争议调处机构。第五章“附则”明确涉新就业形态商事纠纷不适用本指南。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女王论坛